看到這個標題,以為祐霖要開始唱:「妳快樂嗎?我很快樂~~~」
啊!不是啦!
這篇文章是要描述多數人(盲從或是沒有在學習的人)認為做某些活動能夠讓他帶來快樂,但事實上不然,其實日常生活的事情便能夠帶來快樂,而且是不用花費許多金錢的。
本篇文章寫於2010-12-31~2011-1-1之際,但因祐霖的桌上型電腦當機秀逗無法在4天前分享,不知為何?它今天它又活過來了,但是怪怪的!所以就趕快趁現在發表。只能說電腦真的有時候是一台很惱人的工具。
今年又到了年底,時間過的很快,一下又到了年底,不知為何,許多人一到了年底,都在構思要去哪裡跨年?(像是之前XX節日一定要慶祝,好像人生是為了節日而活,當然可能是商人利用活動促進消費等...譬如:有紅澄黃綠藍靛紫情人節->一定要送巧克力?中秋節->一定要烤肉?萬聖節->一定要參加變裝秀?年底->要參加跨年?)這是每年都必須要做的例行公事嗎?應該這樣說,大多數人都沒有思考,所以就會依照社會或是群眾想當然爾的想法去行動。
不曉得,就祐霖個人的觀察,許多人在一週五天的工作日中很不快樂(或是很痛苦)、壓力很大、甚至想要離職不想做了,痛苦的過五天後,但是到了星期六、日,就會生龍活虎,為了抒解壓力(不可否認,適度休息與沈思、玩樂是可幫助自己放鬆緊張的情緒和壓力,放鬆身心,迎接之後的挑戰),到處去吃大餐、購物、瘋狂玩樂,愈玩愈累,隔一天上班便生病,因為沒有適度的休息。所以這好像是痛苦度過五天,為了是得到兩天的解放或是自由,祐霖也在想,這些人能夠存下積蓄嗎?會不會因為生活無趣、工作痛苦,而認為消費購物是犒賞自己或是抒解壓力的方式,最後適得其反,變成月光族,消費享樂為主,這也是約五年多前,雙卡風暴發生的主要原因。(好像借錢刷卡去消費都不用還的~~~)
再來有些人一年之中不快樂,所以只是想向外追求快樂,例如:像是一年非得一定要出國旅行玩樂兩次甚至多次,好像沒出國,人生就不完整(這句話是祐霖聽別人說的,哈!是斷手斷腳嗎?),抒發平時的壓力,(有人工作的目標是一年365天之中只為了出國的兩、三個禮拜的快樂,其它時間都很痛苦的生活著!),但這樣真的能夠快樂嗎?回國之後,原本的問題還是存在,還是要解決,所以不如將平時的生活多一點樂趣與快樂,而不是積蓄許久的痛苦與怨恨,最後尋求出國旅遊來抒發情緒與壓力。況且,出國的糾紛也很多,像是導遊推銷商品、旅客不買就不發車...等等,真是花錢活受罪。或是說,這就是她的人生~
就像逛街購物消費會使妳快樂嗎?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,當下購買時,是會讓妳快樂,因為大腦的多巴胺分泌,讓妳產生愉悅的感覺,但是這不能長久,能夠讓妳快樂15分鐘左右,(或許的人更短!這句話講的好像怪怪的~),之後快樂程度就立刻下降,過了一、兩週之後,快樂程度就回復到原來情況,所以,各位有沒有再購買消費後,有一種莫名的空虛感。(不曉得讀者去跨年在倒數:五、四、三、二、一,燃放煙火時,當下是屬於情緒激昂的狀態,一直猛拍照,但結束之後,相信許多人會有莫名的空虛感,更有許多人不是去看煙火表演,而是去看一團煙,之後回程在塞個一、二個小時的車程,且一直不斷在抱怨說:明年不參加了。但這是不可能的,他明年還是要去人擠人再受氣一次。人因為期待一件事、感情、愛情或是想要擁有物品,而內心會有興奮期待的感覺,但因為妳已經擁有它,所以很快適應與習慣了。),所以之後想要再達到當初的興奮快樂的感覺,就必須花費更高的金錢去追隨更昂貴的產品,永無止境的消費購買,祐霖在想,這樣會變成有錢人嗎?(或說成幸人、成功智富又幸福快樂的人。)
不曉得各位讀者有沒有這種經驗或體會。
其實,可以偶爾自己放個假,或請個下午的休假離開公司,到咖啡廳坐著看書與聽音樂、或是去書店逛逛,或是到公園裡散步運動和朋友聊天,其實內心得到的快樂是比較持久的,而且也不用花費很多錢,祐霖個人就是這樣在做休閒活動,將省下來不必要的花費用在自我投資、自我成長或是對自己將來有益處的地方,智慧的成長也是和財富一樣,隨著時間增加,有巨大的複利效果。自己的人生也跟別人不一樣!
啊~以上是祐霖個人的心得與想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祐霖 Xing Nan 筆於台股已經達到約9000點,慢慢感受到周遭群眾想要投資的氛圍(因賺錢而進場),是還沒有到狂熱的階段(但也很難說,可以說已達到相對高點了!),眾多的財經媒體、股市分析師、基金經理人、自稱為大師或教父的人紛紛喊出台股即將上萬點(或主升段即將來臨~)
不曉得,讀者自己去判斷!
祐霖可能過幾天會發表不一樣看法的文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