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

楚漢爭霸--祐霖的歷史分析與發想

        對於鴻門宴之部分,祐霖認為張良真的是一很厲害的謀士/參謀 (個人最敬佩的是張良) ,除了讓項伯在鴻門宴前一天引薦給劉邦,並告知項羽的意欲,這樣劉邦才可以預做準備或是一番說詞,讓項羽不(忍)殺劉邦;且在項莊舞劍時,項伯自己也飛身去檔,張良看到這樣的情形知道大勢不妙,這樣下去,劉邦就會有生命危險,所以就立即步出帳外,叫樊噲進來解圍,便把項莊舞劍這個膠著的局勢,且對劉邦有殺身之禍的大好時機(勢)給完全推掉了,當下也暫時遏止了范增心中的動機,大家的專注於樊噲衝入帳內,項莊舞劍殺劉邦的劇情,就被喊卡了,所以張良真的很厲害,尤其是這次,在劉邦身死關頭時,可以使計幫助劉邦解圍,不愧被劉邦稱為漢初三傑。


        歷史發想 : 
        若最後的結局,項羽度過鄔江,之後的情勢會如何 ? 
        項羽是否會過鄔江,過鄔江之後,是否可以東山再起,與劉邦再一決雌雄?

        祐霖的想法是:
        假設項羽度過鄔江,再召集江東子弟兵再起,可以和劉邦再戰,劉邦身旁還是有三傑與樊噲、周勃、曹參、夏侯嬰、陳平等人,只是把漢朝建立的時間延後而已。

因:
        項羽懂兵法,但只略知其意,不肯竟學(《史記.項羽本記》),而兵法與政治是相依關係的,項羽可以治兵置陣破敵,能摧鋒折敵,但是短於權謀,沒有戰略的眼光,因為不研究政治權力的關係與運用,認為范增那一套權/謀運用都不足以在戰場上殺敵立功的,而非常鄙視。

        這也是為什麼張良與陳平幫劉邦用計來離間項羽和范增,因為他們知道范增是一位很厲害的謀士,好奇計,若繼續在旁輔佐項羽,劉邦的處境會非常艱困,更難一統天下。

        而相反的,這個人際道理(或可說是處事圓融、政治能力,或粗野稱呼為「滑頭」)劉邦無異是箇中高手,因其出身是地痞流氓,需要有靈活的腦袋、流利的口才,才能服眾,故其政治頭腦是較精明的。

        所以可以說,項羽在軍事上是一個巨人,但是在政治上,卻是一個侏儒。或許是因為項羽年輕,人情世故或生活經驗的磨練不多,當時才二十幾歲,還不懂得用陰謀手段來剷除異己;而劉邦雖然不是萬事都懂,每到情急慌張、生死關頭之時,便會緊張的脫口說出:「為之奈何?當如是何?」,那時候劉邦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,但他為了生存,便會冷靜的聽周遭謀臣的建議,遇到問題會很想找到方式解決或是逃脫,這時將自己的高傲自尊擺一旁,某種程度心胸是開放的。

        劉邦是用迂迴、柔弱的方式,劉邦肯低頭,敗了知道如何處理,小敗不斷,敗了就退,想辦法穩住陣腳。把失敗當飯吃,並從中學習。
相反的,項羽是用直線、剛強的方式,項羽為楚國世代將門之後,自恃甚高,才氣過人的英雄人格,傲慢且吝賞有功之士,此可能是個性使然,不會虛心以納下。

        若依照《韓非子.八經》下君盡己之能,中君盡人之力,上君盡人之智。來看項羽和劉邦,項羽是下君與中君階而劉邦是中君並達上君層次,長此以往,劉邦必然勝利。

而 : 
        項羽不殺劉邦,因之前重信義(互為歃血為盟),而劉邦在對自己最不利時,不斷地示弱,項羽是硬碰硬(吃硬不吃軟,有婦人之仁),而劉邦非常了解項羽且識時務(軟硬兼施)

        對於韓信而言,他知道自己的地位,劉邦帳內無大將,或說至少沒有可以和他並稱的將才,要對付項羽或是統一天下,大將軍非他莫屬,因戰必勝,攻必取,收攏軍心 ( 這很弔詭,劉邦想借助韓信軍事才能打天下,但又怕他兵權過大,自立為王或取而代之劉邦是有『將信將疑之心』,迥異於『疑人不用、用人不疑』,對於封韓信為假齊王劉邦早起疑心了) ,而韓信有驕傲之心而沒有自覺,故才會說出:將將與將兵,多多益善之語」。

        另外,他沒有張良與蕭何的引退之舉 (功成身退大不易) 「功高震主」是自古以來帝王、君主、老闆最忌諱的,也是死穴,韓信認為自己罪不及誅而不加收斂,導致最後「飛鳥盡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,敵國破,謀臣亡」

以上是祐霖看楚漢爭霸與歷史故事和當時人物的發想,可以作為個人的小小心得啦!!!


沒有留言: